著作權人:陶庭創意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吳敏惠
「桃園廳下大嵙崁街。逐年農曆六月廿四。恭迎山西夫子繞境。」 是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暨遶境儀式,最早出現的文字紀錄,載於《臺灣日日新報》大正4 年(1915)國曆8 月1日第六版。為了恭迎聖駕,自日本時期起,大溪本地先後成立了近四十餘個迎 神團體參與盛會。
百年來,前輩們融合大溪原有的生活時序,一代又一代口傳心授、 手把手地將參與慶典的方式及操作指南往下傳承,包括大溪迎聖帝公的行事曆、遶境使用的大小物件,到表演給聖帝公看的文武陣技 藝及屬於各社組織專屬的行事曆等等。
對木博館來說,大溪境內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產,都是展示及研究的重要對象,因此自 2015 年開館後,就開始進行農曆六月廿四遶境儀式相關的傳統技藝與知識的保存推廣工作。不僅引入民俗慶典、傳統工藝、傳統表演藝術及博物館學等領域的保存維護思維及 技術,也與社頭成員共同學習與成長。至今,大家一起碰撞出許多有趣的場景及故事,讓參與其中的夥伴們津津樂道。
2018 年 6 月的某一天,大溪興安社兩位前任社長江鳳兒、江政中以及現任社長余明政,將 2017 年進行社頭文物普查時,從倉庫清點出來的五面可能自日本時期留存至今的旗幟,親自護送至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進行清潔及加固。
從大溪前往臺南的路上,一行人猶如民 國四、五十年代,家長親自送兒女前往第一份工作任職般,心情忐忑。走進寬敞及擺設整齊的修護室及典藏庫房,大家都露出「哇……原來專業典藏庫房是這樣!」的表情。
現場盧亨如主任及侯宗延修護師介紹其 他已在中心處理的多件繡品類文物,約有半數也來自臺灣其他成立已有百年歷史的軒社。每件進 到中心的文物,按照古物修護基本原則進行一連串的科學檢測及專業修護。看到五面旗幟在未來將會受到的高規格待遇,一行人心中的大石才放了下來。
「之前我們大溪社頭沒有哪一個社的旗子這樣修護的,出去遶境,壞了、破了就燒掉,反正都是要敬獻給聖帝公的,哪有可能送到這種專業單位來好好保存!以前不知道還有這種方式,看了之後,真的可以放心地把我們社內的這五支旗子交給他們整理。」
返回桃園的路上,大溪興安社社內輩份及名望都相當有份量的江鳳兒耆老,這樣表示。很難想像,一年前這些皺巴巴的旗幟還塞在木箱裡,且隨時可能被火化升天。經過專家現場勘察,從旗幟的形式、布底材質、染料、材料、工序及工法等面向,才初步研判它有可能製作於日本。
接下來的兩、三年,為了儘可能延長旗幟的保存年限,除了將旗幟進行修護外,還訂製一組大型防潮箱,希望文物未來的保存環境也能一併升級。這次經由一連串評估及科學檢測,五面旗幟華麗變身成為大溪興安社鎮社之寶。
狹窄的儲存空間裏,疊放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箱子; 不到十坪的倉庫中,塞滿了幾十件到百餘件出陣大小用具,這是社頭倉庫常見的場景。
問起社員, 裡頭裝的是什麼?有多久沒打開來看過了?社頭成員們面面相覷地說:「不知道欸,已經很久沒開過了。」當文物重現光明時,只見包裹文物的報紙,日期停留在民國 58 年。
散落堆放在箱子各個角落的排炮,讓社員們來了興致:「放排炮是老祖宗們的智慧,鞭炮裡面有硫磺可以吸濕,能保持金蔥線、銀蔥線的光澤, 還可以去蟲。每年迎完六月廿四,把出陣用具裝箱時,前輩都會交代我們要一層排炮、一層旗幟 或將軍甲的放法。」
社員講得興高采烈,一旁的文物保存專家們卻不時皺眉頭,以委婉的方式向社頭成員們提出不同觀點:「鞭炮確實是民間自古以來常用的保存材 料之一,但是現在鞭炮的成份已經完全不同了。 以外層包裹的鞭炮紙來講,是有吸濕的效果沒錯,但如果已經飽和了,就完全失去了吸濕的功能;早期的金蔥線及銀蔥線也真的驗出是有金及銀的成分,但從化學角度來看,硫磺並不會使金 銀亮麗如新,還會讓銀線變黑。更何況現在繡品用的金蔥線、銀蔥線根本沒有金、銀成份,而鞭炮裏面的化學物質,如果不慎掉落在繡品上,反 而會產生化學反應,加速劣化的速度。」文物保存專家與社頭成員們的第一次接觸,頗有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之感。
對於長期參與博物館等級文物保存工作的專家們,文物保存及保存環境設置是細膩的工作,要考慮溫度、濕度及文物材質、結構等因素,並設定合適的保存策略及空間。然而,社頭成員們卻深信「排炮是保存物件的萬靈丹」,這樣根深蒂固的想法要改變,無法一蹴可幾。
因此,從 2017 年開始,木博館分年邀請多位國內文物修護及保存專家,針對織繡類、木質類及複合材質文物,如何進行日常清潔及維護管理, 較合適的存放環境,及遇到碎裂、淋濕、蟲害等緊急狀況的因應方式等專業知識,提供社員們學習改善現地保存環境的一系列課程。
「本來覺得這些深奧的課應該聽不懂,聽了一次、二次之後,其實覺得多少都有吸收到一點, 對於我們社團倉庫裏的文物擺放規劃有了很大的正面改變。
以前老一輩東西都是隨地放,上課的老師說,潮濕及濕氣是造成文物劣化的主因之一,所以現在我們倉庫裏一樓的文物,再怎麼樣都會稍微架高,不要直接碰到地板。原本隨便放置的物件,儘可能放到儲存箱裏,減少長期與空氣及光線的接觸。為了不要每次找東西都翻箱倒櫃,儲存箱的外面也會張貼內容物的照片及數量。木質類的文物也會定期檢查,看有沒有昆蟲啃蝕的殘跡。」
幾年下來,長期參與及協助社內倉庫整理工作的三層新勝社蔡忠賜總幹事、謝宏明財務也都能頭頭是道地講出一套倉庫管理的理論與實務。
倉庫保存環境經歷大改造,但儲存箱內還是要意思意思放個一、二個排炮,因為「沒放,老人家 看到會唸啊!」雖然有點無奈,但文物保存環境由內而外,仍然得到了百年來最大一次的改變。
將軍、童仔、北管樂器及各式旗幟等這些平日放 在倉庫裏的陣頭用具,只有在迎神賽會場合才會 出現。在遶境過程中,陣頭要表演、遶境隊伍也 要不斷移動,難有機會好好觀察及認識,即便是 從小看熱鬧看到大的大溪人,要能對每尊將軍都 如數家珍的,恐怕也是寥寥可數。木博館成立後, 透過 2016 年「迎六月廿四—— 大溪社頭百年特展」及 2018 年與大溪興安社、嘉天宮同義堂、大溪聖母會等多個社頭合作的「社頭文物現地展」,以系統性兼具知識深度的
多元展示手法,將與大溪社頭有關的人、事、物及慶典行事曆等文化內涵逐步整理並展示出來。雖然每檔展覽時間有限,但展示的每件文物,均十分著重於歷史脈絡及文化價值的闡述。
想像不到的是,展覽竟然改變了社頭成員們長久以來認為出陣用具「一大堆,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看了幾檔展,社頭成員們才了解,只要好好地整理展示空間及設計展示方法,這些「倉庫裡有的、沒的」東西都能成為媒介,讓更多人認識大溪迎六月廿四慶典和社頭文化。
2019 年 9 月起,大溪共義團「自己的展覽自己動手做」的想法正式付諸行動。為了騰出福仁宮倉庫作為對外展示空間,團內的年輕人集合起來,將團內兩個倉庫共百餘件文物進行清點及分類,並討論現有存放空間該如何調整?福仁宮倉庫的滲水及壁癌要怎麼處理?同時考量,展示哪些文物最能夠展現自己的特色?原來,「展示」不只是物件擺置,而是社內想要向大眾推廣自己的媒介。
為了將倉庫華麗變身為展示空間,團員們化身為修繕全能王,抓漏、漆油漆、拉電線、裝電燈、裝定時器、舖地板和窗框,甚至還將門框上原本的毛玻璃換成透明玻璃,全都自己來,邊做邊調整、邊做邊討論,花了近一個半月才正式開展。心血沒有白費,如今,只要有遊客行經大溪共義團倉庫門口,室內感應燈就會自動啟動,大家不由自主的被空間內擺放的物件吸引並駐足觀賞。想不到,小朋友反而比大人更懂得將軍的世界:
「是四海龍王耶!是諸葛亮耶!」
每位解說員帶著遊客來到福仁宮時,都會特別走到大溪共義團倉庫門前,介紹每件文物的名稱及用途,讓觀眾們充份感受到大溪人對於迎六月廿四的深厚情感,以及對關聖帝君的敬意。
2018 年連續幾個仲夏夜晚,大溪大禧系列活動中的「神嬉舞夜」在大溪月眉李騰芳古宅內埕排演。為求最佳的表演效果及臨場感,導演不斷向嘉天宮同義堂的將軍腳們請益,討論更好的表演方式。其中,邊排練邊記新路數,對將軍腳們的 挑戰不算太大,反倒是在不算大的表演舞臺—— 李騰芳古宅內埕,更加嚴格考驗將軍腳的基本動作、體力及耐力。當將軍腳迎請將軍時,只能依靠眼前狹小視窗看到正前方的景象,因視線的侷限性而無法環視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的舞者,若一不小心造成舞者撞到將軍,或是將軍撞到舞者等情況都可能破壞整場演出。
在這別出新意的表演中,為了展現大溪列名為臺灣三大神將窟的地位,舞者廖苡晴與嘉天宮同義堂神將團展開一場人神共舞。被公認為社內第一 扛(將軍)霸子的張書武總幹事,努力呈現出傳統將軍步和舞蹈相配合時的美感:「大溪將軍的 傳統腳步就是屈禮拜廟及雙尊對拜,但以嘉天宮 同義堂將軍組的訓練來講,還會包含原地踏步、起步、行走、左轉彎、右轉彎、迴轉等基礎訓練。這些都算是迎請將軍的基本動作,一個動作練得不夠扎實,在舞臺上就會被突顯出來,對面的那尊將軍已經準備起步,這一尊轉身才到一半,視覺效果馬上大打折扣。」
自幼就跟著父親參與陣頭事務的他,近年來透過製作訓練教材影片,把社內將軍迎請方式建立標準流程。幾年下來,訓練出多位迎請技巧精湛又默契十足的將軍腳群,目前社內將軍出陣的動作, 行走、拜禮及對拜幾乎都能表現到整齊劃一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2021 年 4 月,延續大溪大禧「神嬉舞夜」,嘉天宮同義堂神將團的表演舞臺從李騰芳古宅大步跨到臺中國家歌劇院,參與臺灣國際藝術節「靈蹤」的表演。其中,將廟會場合裏的將軍搬到大舞臺上,和舞者們「拚場」,細膩的移位控制、精巧的腳步操控,讓大溪將軍未來跨域合作的道路變得無限寬敞。
2015 年起,謹慎且嚴肅的博物館學與多元的大溪社頭展開共學之旅。幾年下來,改變幅度最大的, 莫過於「文物修復還是要讓專業的來」、「要借助科學方式了解文物狀況並進行保存環境改善」、「社內文物管理維護應該從空間管理及日常維護提升」、「除了慶典及遶境當天,大型藝文活動及推廣教育課程都是推廣大溪迎六月廿四慶典和社頭文化的好時機」,一連串博物館裡的蒐集、整理、研究、典藏、修復、展示及教育推廣工作, 成為和社頭中生代及新生代成員們展開多面向對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