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人:吳淳畇 自由策展工作者/大溪木博館現地保存推廣工作執行案協同主持人
本篇所有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應取得著作財產權人/單位同意授權,始得利用。
1898年於臺北木造「警察官與司獄官練習所演武場(第一代)」落成,為臺灣第一座演武場空間,1941年竣工的岡山武德殿為日本時代最後一座建成的武德殿。
日本時代的大溪郡負有「理蕃」任務,因此1927年角板山演武場率先落成,1935年大溪郡役所旁的大溪武德殿竣成,1938年則為龍潭庄的龍潭武德殿。大溪武德殿建築生命史,如下表:
大溪武德殿曾於修繕時發現建築所屬的「棟札」。棟札可以說是帶有祈福意味的建築身份證。棟札會於上棟式時放入建築之內,通常在當結構完成但未完工時舉行,將寫有神祇名的「棟札」置放在中軸桁架,請神坐鎮樑上守護建築。
大溪武德殿於1934年8月動工,11月8日立冬舉行上棟儀式。一般棟札「表面」寫有主神,裏面寫上起造年月及工事相關人員,除了有讓建物免於祝融的神祗,也寫有參與工事的人員。
正面所示,所請3位守護神皆具水神性格:正中間為「奉上棟 天御中主神宮營永久吉神」(造化三神之一,「天御中主尊豐受大神」的另稱,原始的水神)、右側為「岡象女神」(應為典出淮南子的水怪「罔象」,後為水神)、左側為「五帝龍神」(水雨神、后土神、方位神)。
反面部分,上方文字為「昭和九年十一月八日癸未吉祥」、下方文字由右至左為:「大溪郡守 鹿田憲士」、「警察課長 今井唯雄」、「設計及補助監督員 井上直樹」、「工事監督員 德永美光」、「請負人 渡邊茂一」、「大工棟梁 渡邊秀志」。
此外,根據耆老黃邱却女士口述,曾親身參與上棟式,當時儀式完成日人將麻糬拋出,她與眾人還去撿拾。之後,雖然她未曾進入其中,但路經武德殿外面時會聽到劍道練習的喊聲。黃女士回述起來猶像昨日經歷。
不論建式、技術及功能而言,武德殿事實上已非純然傳統建築。武德殿不僅是作為操練武道的運動空間,也用作講習和儀式場所。一般稍具規模之武德殿通常便有渡廊通往可供食宿休憩的附屬建築,規模更甚者,附屬建築可作為俱樂部的場所,如臺中武德殿。
日本時代日人在臺建設多有實驗的性質(相關建築史脈絡可參見〈眾聚一堂:大溪人、地方事與公會堂記憶〉),由於經歷關東大地震(1923),加入考量臺灣氣候時有颱風,木造武德殿常遭蟻害,磚造武德殿又容易震毀,因而1930年後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武德殿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技術,大溪武德殿便是屬於此類。
大溪武德殿是以加強磚造屋身結合木造屋架所建,值得注意的是,武德殿中常以混凝土仿木造構件與造形(蟇ㄇㄚˊ股、在磚牆上仿木造雨淋板)及古典柱式(門廊下的單隅柱);更特別之處在屋身構成上,直接將古典欄杆樣式用在窗戶的造型。
武德殿依建造所使用的技術可略分為一代與二代:日本時代初期,第一代武德殿多為木造建築。
1930年代後,第二代建式多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之和風式。以大溪武德殿為例,正殿保有傳統屋脊外觀,其中多處構件使用傳統建築語彙,但除了在原來的木造結構也融入了「加強磚造」(R.C.)的鋼筋混凝土技術外,也可見多處仿作的木構件,例如:蟇股、古典柱式的仿木造雨淋板壁面。
臺灣的武德殿多使用「入母屋式」,為一種日本古建築民宅、神社、佛寺等常見的屋頂樣式。
此樣式屋頂有一條大棟、四條降棟(上),四條隅棟(下),屋面約佔正立面一半。右圖為屋頂俯拍照。
破風的功能是屋簷處以木板(破風板)保護內部木構件。臺灣的武德殿入口常見圓弧形的「唐破風」,而大溪武德殿入口車寄(門廊)為三角形的「入母屋式破風」。右圖為大溪武德殿入口。
日式木造建築的平台欄杆,是以水平木樑和垂直短柱相交構成,相交後略為起翹,曲線典雅。
大溪武德殿的欄杆也仿木造起翹,用混凝土仿作。
日本建築常將欄杆柱子的柱頭雕成桃形,上尖而下圓,稱之為擬寶珠。
若於欄杆使用擬寶柱則稱為「擬寶柱高欄」,大溪則屬此類型。
日本接受西方文化較早,這也反映在殖民地臺灣的各式設施上。大溪武德殿在屋頂的構造方面,融合半和半洋的「和洋折衷式」建築語彙。屋頂外觀仍是以日本「入母屋式」,但屋架內部的屋架也已融合西方木桁架的「木造偶柱式」(Queen’s post),形成洋式中柱、和風平口的混和樣式,而在屋架下方的天花板,則又使用了日式「格天井」。
大溪武德殿的造型源於19世紀末簡化過的社殿原型,且囿於郡級規模而不似古代社殿樣式繁複,然而即便造形簡約但日人仍重視傳統建築中的文化意涵,例如神龕的特意設置。
屋頂下的樑稱為「桁」。大溪武德殿的木桁架為洋式偶柱式屋架,其二重樑的設計連向下連接木架的天花板,邊緣連結母屋柱,創造出曲線典雅的斜簷。
天花板的一種,由有如棋盤般方格構成,但大溪武德殿在第一次大修時就已無遮蔽,可以直接看到木桁架。
大溪武德殿的建築結構上藏有幾樣特殊形制的構件,而這些構件語彙其實來源自動物的形態。
一說為怪鳥「鴟」,另說為龍頭魚身之獸「螭」,又稱「螭吻」,口咬正脊,習性好望,是鎮邪避火之物。大溪武德殿可知運用棟札祈請屬水性格的神祇,庇祐建築免於火災,也有以螭吻意喻建物免受祝融之禍。
大溪武德殿的螭吻已非常抽象化。現存的臺灣武德殿中,僅有大溪武德殿與臺南武德殿有螭吻。
建築兩端山牆面的裝飾物,以木板雕成,安在破風板正中央。
若由三瓣心形組成的紋樣,稱作「豬目懸魚」;大溪武德殿則是「貝頭懸魚」。
一種具承重與墊托的木墩,位於上下樑枋之間,可將荷重平均分配於樑。「蟇」通「蟆」,是指蛙類。
「蟇股」就是指「蛙腿」。大溪武德殿門廊的蟇股不是木造,而是水泥仿木作的構件。
1950年大溪公會堂改作蔣介石總統行館之用,憲兵隊為就近護衛,以行館旁的武德殿作為辦公室,附屬建築則為宿舍。雖然對於居民而言,武德殿仍是「軍警重地」(如下圖)。
陳清文先生(1921-2002),大溪三層人,為赴警職搬到大溪城區,落腳六連棟5號。最早接受日文教育,二戰前為大溪警察分局雇員。戰後正式受訓成為警察,在大溪警察分局任外勤警察,當蔣介石總統至大溪、慈湖、復興等行館時,須負責交通與維安;中年轉任分局內的主計工作,管理發薪事務,至1972年以一等警員退休。
陳清文先生在讀日文教師學校,曾學習日本劍道與柔道,至二戰後考取警察,由於當時不鼓勵這類體育項目,一身武藝卻無用武之地。直到1960年,陳清文代表大溪分局參加「局長盃」警察柔道大賽獲得冠軍,此後也奪下不少比賽獎盃。
許振來先生(1916-2014),父親許玉田是鶯歌人。1939年考到保甲書記,1941年許振來加入大溪壯丁團,接受劍道訓練,檢閱獲得優等,成為日本警察。二戰後受訓,成為中華民國警察,最早在中興派出所,經過多次轉調,1954年調至大溪的南雅派出所,分配到六連棟7號的警察宿舍,後期轉任分局主計工作,至1965年退休。
受日本教育影響至深的許振來,個性嚴謹、謹守生活規範,維持寫日記的習慣長達60多年。尤其許振來劍術過人,得過不少劍道獎項。傳說他曾在一次勤務,以劍道擊退數十名賭客,其它同事因從未學過劍道,都非常欽佩他。此外,許先生在家時會使用劍道對付蟑螂,只要他馬步一蹲,刀一出鞘,在他精準的技術下,蟑螂難有活路。
許振來擁有一短一長的金屬日本劍,一直都用麻布袋封存,怕自己的孩子沒有學過劍道,被歹人所用反而危險,所以他僅留一把約1米的木劍給五子許文哲。
從舊照看來,1935年大溪武德殿落成時週邊空曠,至今本殿和附屬建築已與附近機關、住宅有機地貼合,成為居民生活的日常地景。
重新回望當時崖線上的建築,由和式建物與洋式磚造兩棟所組成的公會堂,也不見當年的和式建物,算來最能召喚近百年的生活情境的地景應屬大溪武德殿。
大多時期作為常民禁區,它卻意外地成為了時代的見證者。那些來大溪居住的日本人、來此工作、從軍的人、在此落地生根的人,人群的移動往來難以復見與訴說,但從大溪武德殿的建築生命史,我們便看到了這些往來流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武德會大溪演武場落成式〉,《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0年(1935)05.29。